解释成语“韬光敛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3
- 6热度
- 0评论


韬光敛迹:
拼音:tāo guāng liǎn jì
成语简拼:tglj
注音:ㄊㄠ ㄍㄨㄤ ㄌㄧㄢˇ ㄐㄧˋ
发音:("xxzl.com.4072041165886");
成语繁体:韜光斂跡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韬光灭迹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成语解释:
同“韬光晦迹”。
成语出处:
明·袁宏道《德山尘谭》:“学道人须是韬光敛迹,勿露锋芒,故曰潜曰密。”
英语翻译:hide one's capacities and live in seclusion
成语分字解释:
“韬” 的基本字义:
弓或剑的套子。 隐藏,隐蔽:~光养晦(隐藏才能,收敛锋芒,不使外露。亦作“韬晦”)。 用兵的谋略:~钤。~略。
含有
“韬” 的成语:
文韬武略
韬光晦迹
龙韬豹略
虎略龙韬
韬戈偃武
韬光敛彩
韬光敛迹
韬晦待时
韬迹隐智
韬声匿迹
韬形灭影
养晦韬光
敛锷韬光
晦迹韬光
六韬三略
卷甲韬戈
韬戈卷甲
韬光灭迹
韬光隐晦
韬光隐迹
“光” 的基本字义:
太阳、火、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,使人感到明亮,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:阳~。月~。火~。~华(明亮的光辉)。 荣誉:~临(敬辞,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)。~顾。~复。 使显赫:~大。~宗耀祖。 景物:
含有
“光” 的成语:
韬光韫玉
韬曜含光
煦色韶光
明光烁亮
明光锃亮
明光铮亮
潜光匿曜
潜光隐德
游光扬声
重光累洽
弢迹匿光
韶光荏苒
韶光似箭
蓬荜生光
春光如海
金光灿烂
金光闪闪
光棍不吃眼前亏
光辉夺目
光芒四射
“敛” 的基本字义:
收拢,聚集:~钱。~足(收住脚步,不住前进)。~容。~衣(用收集来的碎布制成的衣)。收~。聚~。 征收:横征暴~。 收束,约束:~迹。~手(a.缩手,表示不敢恣意妄为;b.拱手,表示恭敬)。~袂(整理衣袖,
含有
“敛” 的成语:
敛声屏息
敛声屏气
敛色屏气
藏锋敛锷
毒赋剩敛
横科暴敛
急敛暴征
韬光敛彩
韬光敛迹
敛后疏前
敛声匿迹
敛手待毙
敛手屏足
屏声敛息
轻赋薄敛
销声敛迹
藏锋敛锐
横征苛敛
繁刑重敛
敛锷韬光
“迹” 的基本字义:
脚印:踪~。足~。血~。笔~。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:印~。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:古~。实~。 追寻踪迹:“汉求将军急,~且至臣家”。 据实迹考知:“~汉功臣,亦皆割符世爵”。
含有
“迹” 的成语:
遁迹潜形
名胜古迹
马迹蛛丝
藏踪蹑迹
铲迹销声
杜门晦迹
杜门绝迹
遁名匿迹
浪迹萍踪
比肩迭迹
车辙马迹
车尘马迹
遁迹藏名
遁迹匿影
遁迹销声
浮迹浪踪
梗迹蓬飘
梗迹萍踪
浪迹浮踪
韬光敛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