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义塾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义塾:

拼音:yì shú
注音:ㄧˋ ㄕㄨˊ

词语解释:

◎ 义塾 yìshú

[free private school] 旧时免收学费的私塾;亦见“义学”

-
-

旧时不收学费的私塾。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双砚堂》:“创义塾以淑后进。”《清史稿·食货志一》:“三屯各建义塾课幼丁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义” 的基本字义:

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:正~。~不容辞。~无反顾。仗~直言。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:~举。~务。~愤。~演。见~勇为。 情谊:~气。恩~。~重如山。 意思,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:意~。含~。释~。微言大~。 指

含有“义” 的词语:

随文释义
宿义
硕义
深文大义
深明大义
情义
情深义重
密义
绿林起义
率义
理义
理想主义
据义履方
教义
教条主义
假仁假义
假借义
黄衫义士
黄巾起义
黄巢起义

“塾” 的基本字义:

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:~师。家~。私~。 古代指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。

含有“塾” 的词语:

义塾
乡塾
门塾
书塾本
书塾
公塾
训塾
东塾
西塾
邨塾
私塾
两塾
里塾
村塾
宗塾
学塾
庠塾
逃塾
家塾刻本
家塾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