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闭关锁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闭关锁国:

拼音:bì guān suǒ guó
成语简拼:bgsg
注音:ㄅㄧˋ ㄍㄨㄢ ㄙㄨㄛˇ ㄍㄨㄛˊ
发音:("xxzl.com.4071934513497");
成语繁体:閉關鎖國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闭关自守、故步自封
反义词:门户开放、面向世界

成语用法:

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表示保守,不与外国交往

成语解释:

闭;关闭;关:关口;锁:封锁。封锁关口;关闭国境。指封锁国境;不与外国通商往来。

成语出处:

《周易 复》:“复,先王以至日闭关,商旅不行,后不省方。”
成语正音:锁,不能读作“shuǒ”。
成语辨形:闭,不能写作“闲”。

成语例子:

严复的“译事三难信达雅”为打破闭关锁国,西学东渐开了先河。(柯灵《序》)
英语翻译:close the communications at the borders
其他语言:Abkapselung gegen das Ausland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闭” 的基本字义:

关,合:封~。~门。~合。~关锁国。~门思过。~月羞花。 结束,停止:~会。~幕。~市。 堵塞,不通:~气。~塞(sè)。 姓。
含有

“闭” 的成语:

缄舌闭口
羞花闭月
闭目塞耳
闭明塞聪
闭口无言
闭口结舌
闭口捕舌
闭月羞花
闭目塞听
闭口不言
闭关自守
闭关锁国
闭门酣歌
闭目塞聪
关门闭户
闭户关门
闭关却扫
闭口藏舌
陈善闭邪
深闭固拒

“关” 的基本字义:

闭,合拢:~门。~闭。~张。~停并转(zhǎn)。 拘禁:~押。~禁。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:~口。~隘。~卡(qiǎ)。~塞(sài)。~津。嘉峪~。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:海~。~税。 重要的
含有

“关” 的成语:

过关斩将
闭关自守
闭关锁国
生关死劫
关门闭户
津关险塞
马中关五
斩关夺隘
闭户关门
抱关击柝
闭关却扫
闭关自主
寝关曝纩
捎关打节
重关击柝
抱关执籥
闭关绝市
玄关妙理
衣赭关木
稍关打节

“锁” 的基本字义:

加在门、箱子、抽屉等物体上的封缄器,要用专用的钥匙才能打开:门~。密码~。~钥。 用锁关住:把门~上。 链子:~链。枷~。 幽闭:经济封~。 紧皱眉:愁眉双~。 一种缝纫方法,使衣料的边缘不致散开:~边。
含有

“锁” 的成语:

披枷戴锁
闭关锁国
披枷带锁
雾锁烟迷
云迷雾锁
重垣叠锁
利锁名缰
名缰利锁
金枷玉锁
利缰名锁
愁眉锁眼
一牛九锁
北门锁钥
钻头就锁

“国” 的基本字义:

有土地、人民、主权的政体(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):~家。~土。~体(a.国家的性质;b.国家的体面)。~号。~度(指国家)。~策。~情。~法。~力。~防。~威。~宝(a.国家的宝物;b.喻对国家有特
含有

“国” 的成语:

国贼禄鬼
国安民泰
悮国欺君
误国殄民
捐生殉国
裕国足民
摅忠报国
大盗窃国
万国来朝
举国一致
国难当头
国无二君
上医医国
富堪敌国
杞国忧天
国无宁岁
国事蜩螗
国事多艰
国家多难
国家多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