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咬耳朵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咬耳朵:

拼音:yǎo ěr duǒ
注音:ㄧㄠˇ ㄦˇ ㄉㄨㄛˇ
成语繁体:齩耳朶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
成语用法:
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说话等

成语解释:

指耳语

成语出处: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1回:“又同管家大爷咬耳朵,说他自己不敢冒昧。”

成语例子:

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八章:“李洛玉朝脸上抹了一把,跟刘文彬咬耳朵。”
英语翻译:whisper in somebody's ear
日语翻译:耳打(みみう)ちする
其他语言:jm etwas ins Ohr flüstern murmurer à l'oreille>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咬” 的基本字义:

上下牙对住,压碎或夹住东西:~啮。~噬。~紧牙关。 钳子等夹住或螺丝齿轮等卡住:~合。~住扣。 喻话说定了不再改变,亦指受责难或审讯时拉扯不相关的人:一口~定。乱~好人。 狗叫:鸡叫狗~。 正确地读字音,
含有

“咬” 的成语:

咬牙切齿
咬文嚼字
咬姜呷醋
咬文啮字
咬音咂字
切齿咬牙
嚼字咬文
咬钉嚼铁
咬牙恨齿
狗咬狗
狗咬吕洞宾
一口咬定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
咬人狗儿不露齿
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绳
一朝被蛇咬,三年怕井绳
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索
一夜被蛇咬,十日怕麻绳
一度著蛇咬,怕见断井索
咬耳朵

“耳” 的基本字义:

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(通称“耳朵”):~背(bèi)。~垂。~鬓厮磨(mó)。~穴。~聪目明。~濡目染。 像耳朵的东西:木~。银~。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:~房。鼎~。 听说:~闻。~软。~顺(指年至六
含有

“耳” 的成语:

许由洗耳
耳闻不如眼见
耳不忍闻
耳不离腮
轰雷贯耳
耳目众多
忠言逆耳
迅雷不及掩耳
言犹在耳
六耳不同谋
东风过耳
风吹马耳
口耳相承
飘风过耳
危言逆耳
捷雷不及掩耳
墙有耳
耳鬓相磨
耳不旁听
双豆塞耳

“朵” 的基本字义:

植物的花或苞:花~。~儿。 量词,指花或成团的东西:三~花。 动:~颐(指动腮颊嚼东西吃的样子)。 姓。
含有

“朵” 的成语:

如花似朵
大块朵颐
朵颐大嚼
咬耳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