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因人制宜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3
- 4热度
- 0评论


因人制宜:
拼音:yīn rén zhì yí
成语简拼:yrzy
发音:("xxzl.com.40805392910613");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
成语解释:
因:依据;制:制定;宜:合适。根据人们的不同情况,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。
成语出处:
李欣《老生常谈·以人为鉴》:“方法不能千篇一律,必须因人制宜。”
成语例子:
〖示例〗方法不能千篇一律,必须因人制宜。 ★李欣《老生常谈 以人为鉴》
成语分字解释:
“因” 的基本字义:
原故,原由,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:原~。~素。~果。病~。 理由:~为(wéi )。~而。 依,顺着,沿袭:~此。~之。~循(a.沿袭;b.迟延拖拉)。~噎废食。陈陈相~。
含有
“因” 的成语:
因循苟且
因陋就简
因陋守旧
前因后果
不因不由
收因结果
收因种果
相因相生
用天因地
因循敷衍
苟且因循
怠惰因循
等因奉此
兰因絮果
絮果兰因
因利乘便
事出有因
因果报应
因果不爽
祸因恶积
“人” 的基本字义:
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、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:~类。 别人,他人:“~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。待~热诚。 人的品质、性情、名誉:丢~,文如其~。
含有
“人” 的成语:
避人耳目
避人眼目
不步人脚
不识人间有羞耻事
成人之善
持人长短
出人望外
得人死力
感人肺肝
感人心脾
骇人视听
豁人耳目
寄人檐下
沁人心肺
沁人心腑
阒无人声
视人如伤
拾人唾涕
拾人唾余
授柄于人
“制” 的基本字义:
规定:因地~宜。~定。~式。~宪。 限定,约束,管束:~止。~裁。专~。~约。抵~。节~。~动。~海权。 法规,制度:民主集中~。公有~。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:~钱(中国明、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)。~服。
含有
“制” 的成语:
粗制滥造
鸿篇巨制
诡形奇制
锦囊佳制
量枘制凿
权时制宜
神牵鬼制
运筹制胜
操刀制锦
革命创制
严刑峻制
一物一制
殊形诡制
柔能制刚
寸辖制轮
犬牙相制
受制于人
一挥九制
先即制人
帝制自为
“宜” 的基本字义:
适合,适当:~人。~于。合~。权~。适~。相~。 应该,应当:事不~迟。 当然,无怪:~其无往而不利也。 姓。===汉英互译===
含有
“宜” 的成语:
宜室宜家
宜家宜室
权时制宜
识变从宜
宜喜宜嗔
左宜右有
宜嗔宜喜
左宜右宜
顺时施宜
各得其宜
轻重失宜
冤家宜解不宜结
观今宜鉴古
得意不宜再往
便宜无好货
择福宜重
不适时宜
因人制宜
因事制宜
因时制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