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踏趿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踏趿:

拼音:tà tā
注音:ㄊㄚˋ ㄊㄚ

词语解释:

(1).形容不振作,不顺当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艺绝》:“其人曰:‘卜事甚切,先生岂误乎?’ 钱 (术士 钱知微 )云:‘请为韵语曰:两头点土,中心虚悬。人足踏趿,不肯下钱。’其人本意卖 天津桥 紿之,其精如此。” 宋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事始一》:“俗语以事之不振者为踏趿, 唐 人已有此语。”

(2).迟缓貌。 清 胡文英 《吴下方言考》卷十一:“踏趿。延缓貌。 吴中 谓人作事迟缓曰踏趿。” 石灵 《捕蝗者》:“那水牛被拉着,仰起了嘴,浑身是稀薄的泥泞,甩着尾巴,踏趿着走过来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踏” 的基本字义:

用脚踩:~步。~板。~青(春天到郊外散步。亦称“踏春”)。~雪。~月。践~。糟~。脚~实地。 亲自到现场去:~看。~勘。~查。~访。

含有“踏” 的词语:

踏践
踏花
踏藉
踏戽
踏节
踏肩
踏脚石
踏虎车
踏籍
踏脚钳
踏红
踏脚凳
踏缉
踏滚木
踏脚板
踏混木
踏故习常
踏脚
踏荒
踏鼓

“趿” 的基本字义:

〔~拉〕穿鞋只套上脚尖(拉]]读轻声)。 〔~拉儿(lɑr)〕拖鞋,只能套着脚尖没有后帮的鞋。

含有“趿” 的词语:

趿鞋
趿履
趿拉儿
趿拉板儿
趿拉板
趿拉
翕趿
搭趿
塌趿
踏趿
躐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