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降龙伏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降龙伏虎:

拼音:xiáng lóng fú hǔ
成语简拼:xlfh
注音:ㄒㄧㄤˊ ㄌㄨㄙˊ ㄈㄨˊ ㄏㄨˇ
发音:("xxzl.com.4071915532713");
成语繁体:降龍伏虎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所向无敌、战无不胜
反义词:唯唯诺诺

成语用法:
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
成语解释:

比喻有极大能力;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。

成语出处:

元 马致远《黄粱梦》:“出家人长生不老,炼药修真,降龙伏虎,到大来悠哉也呵。”
成语正音:降,不能读作“jiànɡ”。
成语辨形:伏,不能写作“复”。

成语例子:

降龙伏虎似平常,斩将封为斗木豸。(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八十三回)
英语翻译:subdue the dragon and tame the tiger--overcome powerful adversaries
日语翻译:竜虎(りゅうこ)をなびかせる
其他语言:Drachen bǎndigen und Tiger zǎhmen--mit dem Mǎchtigen fertig werden kǒnnen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降” 的基本字义:

下落,落下:下~。~旨。~临。~旗。空~。 减低,贬抑:~低。~价。~职。~解(jiě)。~心相从(抵制自己心志以服从别人)。
含有

“降” 的成语:

降妖捉怪
招降纳叛
纡尊降贵
降龙伏虎
伏虎降龙
明升暗降
降本流末
降心俯首
降心顺俗
降心下气
降颜屈体
招降纳附
降邪从正
降志辱身
降贵纡尊
降尊临卑
嵩生岳降
招降纳顺
招降纳款
一物降一物

“龙” 的基本字义:

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:~舟。~灯。~宫。~驹(骏马,喻才华出众的少年)。画~点睛。~蟠虎踞。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:恐~。 封
含有

“龙” 的成语:

炙凤烹龙
虎符龙节
炰凤烹龙
烹龙炰凤
鼍愤龙愁
蜀得其龙
生龙活现
大水淹了龙王庙
龙蛇飞舞
蛟龙戏水
飞龙乘云
大水冲了龙王庙
鱼龙混杂
叶公好龙
马如游龙
二龙戏珠
飞龙在天
龙生九种
龙生九子
神龙见首

“伏” 的基本字义:

趴,脸向下,体前屈:~卧。~案读书。 低下去:此起彼~。 屈服,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:~法。~输。~辩(伏罪的供状,亦作“伏辨”)。 使屈服:降~。降龙~虎。 隐藏:~兵。埋~。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
含有

“伏” 的成语:

绵延起伏
潜龙伏虎
昼伏夜行
降龙伏虎
伏低做小
伏虎降龙
不甘雌伏
连绵起伏
做小伏低
昼伏夜动
昼伏夜游
伏法受诛
伏首贴耳
龙蟠虎伏
龙跳虎伏
鸟伏兽穷
神藏鬼伏
狐潜鼠伏
伏首帖耳
伏尸流血

“虎” 的基本字义:

哺乳动物,毛黄褐色,有黑色条纹,性凶猛,力大。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(通称“老虎”):~口(a.喻危险境地;b.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)。~穴(喻危险境地)。~符(古代调兵的凭证,用铜铸成虎形,分两半)。
含有

“虎” 的成语:

风从虎,云从龙
前门拒虎,后门进狼
前怕龙,后怕虎
前门去虎,后门进狼
云从龙,风从虎
虎斑霞绮,林籁泉韵
独坐穷山,引虎自卫
养虎遗患
垂饵虎口
狼前虎后
龙睁虎眼
猛虎深山
豕虎传讹
养虎留患
养虎贻患
养虎自毙
养虎自残
狐藉虎威
养虎自遗患
苛政猛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