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高文典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高文典册:

拼音:gāo wén diǎn cè
成语简拼:gwdc
注音:ㄍㄠ ㄨㄣˊ ㄉㄧㄢˇ ㄘㄜˋ
发音:("xxzl.com.4071921592977");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高文典策

成语用法:

联合式;作宾语;指经典性著作

成语解释:

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、诏令。

成语出处:

晋 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三卷:“军旅之际,戎马之间,飞书驰檄,用枚皋;廊庙之下,朝廷之中,高文典册,用相如。”

成语例子:

不知古之闻人,何乐辍其高文典册,而以翰墨为游戏也。(清 高尚缙《万国演义序》)
英语翻译:major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of the imperial court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高” 的基本字义:

由下到上距离大的,与低相对:~峰。~空。~踞。~原。~耸。~山流水(喻知己、知音或乐曲高妙)。~屋建瓴(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)。~瞻远瞩。 高度:他身~一米八。 等级在上的:~级。~考。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
含有

“高” 的成语:

行远必自迩,登高必自卑
局高天,蹐厚地
高不辏,低不就
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
鸿鹄高飞,一举千里
登高必自卑,行远必自迩
至高无上
仰之弥高
才高七步
高下其手
高下在手
建瓴高屋
墙高基下
树高招风
水长船高
才高倚马
年高有德
高自期许
东山高卧
高山仰止

“文” 的基本字义:

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:灿若~锦。 刺画花纹:~身。 记录语言的符号:~字。~盲。以~害辞。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:~凭。~艺。~体。~典。~苑。~献(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)。~采
含有

“文” 的成语:

半文不值
奇文共赏
文君新寡
文章憎命
文搜丁甲
美言不文
斯文委地
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
嬉笑怒骂,皆成文章
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
言而无文,行之不远
言之无文,行之不远
蛇化为龙,不变其文
书同文,车同轨
文武之道,一张一弛
祖述尧舜,宪章文武
言之不文,行之不远
学成文武艺,货与帝王家
学成文武艺,货于帝王家
遇文王施礼乐,遇桀纣动干戈

“典” 的基本字义:

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:~籍。字~。词~。经~。引经据~。 标准,法则:~章。~制。~故(a.典制和掌故;b.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)。~范。~雅。~礼。~型。 指典礼:盛~。大~。 主持,主管:~试(
含有

“典” 的成语:

引经据典
高文典册
焚典坑儒
高文典策
雍容典雅
有典有则
典册高文
高文雅典
隆恩旷典
典妻鬻子
三坟五典
词华典赡
典谟训诰
五典三坟
枕典席文
言不谙典
数典忘祖
不刊之典
不易之典
典则俊雅

“册” 的基本字义:

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,现在指装潢好的纸本子:纪念~。花名~。画~。 量词,指书籍:一~书。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书或封爵的诏书:~文(文体名,为册命、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。简称“册”)。~命。~封。
含有

“册” 的成语:

高文典册
高文大册
连篇累册
典册高文
梵册贝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