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引火烧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3
- 4热度
- 0评论


引火烧身:
拼音:yǐn huǒ shāo shēn
成语简拼:yhss
注音:ㄧㄣˇ ㄏㄨㄛˇ ㄕㄠ ㄕㄣ
发音:("xxzl.com.40807273215825");
成语繁体:引火燒身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自作自受、玩火自焚
反义词:漠不关心
成语用法:
兼语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
成语解释:
比喻自招灾祸;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。也可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错误;争取大家的批评;帮助。
成语出处:
明 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三回:“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,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,生怕引火烧身,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。”
成语正音:引,不能读作“rěn”。
成语辨形:烧,不能写作“浇”。
成语例子:
谁胆敢发动战争,必定会引火烧身。
英语翻译:make self-criticism as one who draws a fire against oneself
俄语翻译:вызвать на себя огонь критики
成语谜语:灯
歇后语:叉草人点火
成语分字解释:
“引” 的基本字义:
拉,伸:~力。~颈。~而不发。~吭高歌。 领,招来:~见。~子。~言。~导。~荐。抛砖~玉。 拿来做证据、凭据或理由:~文。~用。援~。 退却:~退。~避。 旧时长度单位,一引等于十丈。 古代柩车的绳索:
含有
“引” 的成语:
旁征博引
呼朋引类
穿针引线
长往远引
超然自引
旁推侧引
旁引曲证
牵引附会
引短推长
引经据古
引咎责躬
引伸触类
引绳切墨
引新吐故
引针拾芥
瓜连蔓引
引重致远
引领企踵
蔓引株连
藏贼引盗
“火” 的基本字义:
燃烧,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:~力。~烛。~源。~焰。烟~。~中取栗(喻为别人冒险出力,而自己吃亏上当,毫无所获)。 紧急:~速。十万~急。 指枪炮弹药等:~药。~炮。 发怒,怒气:~暴。~性。 中医指
含有
“火” 的成语:
出于水火,登之衽席
兵犹火也,不戢自焚
拔诸水火,登于衽席
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
妒火中烧
火烛小心
真金烈火
厝薪于火
投膏止火
薪烬火传
熊熊烈火
满腔怒火
钻燧取火
香火缘
无明火
急如风火
十万火速
井中求火
火上添油
火上加油
“烧” 的基本字义:
使东西着火:焚~。燃~。~灼。~毁。 用火或发热的东西使物品受热起变化:~水。~饭。~砖。~焊。~蓝。~料。 一种烹饪方法:~茄子。~鸡。 体温增高:发~。退~。 经烘烤制成的饼:~饼。火~。 一种烈性白
含有
“烧” 的成语:
烧香礼拜
烧琴煮鹤
煮鹤烧琴
奸掳烧杀
汤烧火热
灼背烧项
覆酱烧薪
忿火中烧
饥火烧肠
饥焰中烧
赤口烧城
赤舌烧城
真金不怕火来烧
闲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
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
千日打柴一日烧
平时不烧香,临时抱佛脚
留得青山在,依旧有柴烧
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
妒火中烧
“身” 的基本字义:
人、动物的躯体,物体的主要部分:~躯。人~。~材。~段。船~。树~。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:~世。献~。 亲自,本人:自~。亲~。~教。~体力行。 统指人的地位、品德:出~。~分(fèn )。~败名裂。 孕,娠
含有
“身” 的成语:
百身何赎
积财千万,不如薄技在身
即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
身在江湖,心存魏阙
一身而二任
身在江湖,心悬魏阙
身在林泉,心怀魏阙
口无择言,身无择行
仰手接飞猱,俯身散马蹄
身在江海,心驰魏阙
终身让路,不枉百步
勤以立身
一身两任
感遇忘身
才广妨身
毁不危身
身自为之
身死名辱
仅以身免
人百其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