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擂槌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擂槌:

拼音:lèi chuí
注音:ㄌㄟˋ ㄔㄨㄟˊ

词语解释:

研物用的槌子。 宋 周密 《武林旧事·小经纪》“擂槌”原注:“俗谚云:‘ 杭州 人一日喫三十丈木头。’以三十万家为率,大约每十家日喫擂槌一分,合而计之,则三十丈矣。” 明 郎瑛 《七修类稿·奇谑·少保吏笔对》:“他日 古春 又过学堂,见 于 ( 于谦 )梳成三角之髻,又戏曰:‘三角如鼓架。’ 于 又即对曰:‘一秃似擂槌。’” 明 周履靖 《锦笺记·陷选》:“説道每日呵擂搥吃一丈,脂粉涂千担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擂” 的基本字义:

研磨:~成细末。 打:~鼓。自吹自~。

含有“擂” 的词语:

大吹大擂
发擂
打擂
打擂台
自吹自擂
吹擂
赌擂
摆擂台
摆擂枱
擂主
擂击
擂天倒地
擂台
擂鼓鸣锣
擂鼓
擂石车
擂砖
擂堆
擂石
擂槌

“槌” 的基本字义:

敲打用具:~儿。棒~。鼓~子。 古同捶,敲打。 古代架蚕箔的木柱。

含有“槌” 的词语:

一槌定音
爻槌
木槌
闪槌
白槌
回颿槌
杨骨槌
乳槌
炉槌
金槌
和啰槌
浄街槌
骨卢槌
钝槌
蚕槌
悬风槌
麻槌
掺槌
犀槌
榔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