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见始知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3
- 4热度
- 0评论


见始知终:
拼音:jiàn shǐ zhī zhōng
成语简拼:jszz
注音:ㄐㄧㄢˋ ㄕㄧˇ ㄓㄧ ㄓㄨㄙ
发音:("xxzl.com.40807295915998");
成语繁体:見始知終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见微知著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
成语解释:
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。
成语出处:
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越绝德序外传》:“故圣人见微知著,睹始知终。”
成语例子:
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便宜十六策·思虑》:“君子视微见著,见始知终,祸无从起,此思虑之政也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见” 的基本字义:
看到:看~。罕~。~微知著。~义勇为。~异思迁。 接触,遇到:怕~风。~习。 看得出,显得出:~效。相形~绌。 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:~上。~下。 会晤:会~。接~。 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:~解
含有
“见” 的成语:
见幾而作
见可而进
见机而作
因难见巧
见几而作
见世生苗
一见了然
一偏之见
榆枋之见
不少概见
穴见小儒
自知而不自见
兴师见罪
囿于见闻
如见其人
不见舆薪
见骥一毛
见马克思
寻短见
梦见周公
“始” 的基本字义:
起头,最初,与终相对:开~。~终。~祖。~创。周而复~。 才,刚才:方~。~悟(才觉悟到)。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~干。
含有
“始” 的成语:
始终一贯
始末原由
自始至终
有始有终
无始无终
有始无终
善始善终
全始全终
谨始虑终
谨终慎始
慎终承始
始末缘由
敕始毖终
报本反始
敬终慎始
谨本详始
善始令终
有始有卒
原始反终
原始见终
“知” 的基本字义:
晓得,明了:~道。~名(著名)。~觉(有感觉而知道)。良~。~人善任。温故~新。~难而进。~情达理。 使知道:通~。~照。 学识,学问:~识,求~。无~。 主管:~县(旧时的县长)。~府。~州。~宾(指
含有
“知” 的成语:
知其不可为而为
知难而行
知而故犯
知恩必报
遐迩知名
白首相知
知止不殆
一事不知
一体知照
一体知悉
自知而不自见
至知不谋
宅心知训
知而不争
知出乎争
知不诈愚
知足之计
知鱼之乐
知生之民
知人之术
“终” 的基本字义:
末了(liǎo ),完了(liǎo),与始相对:年~。~场(末了一场)。~极。~审(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)。~端。靡不有初,鲜克有~(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,而很少能坚持到底)。 从开始到末了:~年。~生。饱
含有
“终” 的成语:
自始至终
有始有终
养老送终
无始无终
有始无终
善始善终
全始全终
谨始虑终
谨终慎始
否终则泰
慎终承始
慎终追远
养生送终
追远慎终
终日终夜
慎终思远
敕始毖终
敬终慎始
凶终隙末
善始令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