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敌王所忾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敌王所忾:

拼音:dí wáng suǒ kài
成语简拼:dwsk
注音:ㄉㄧˊ ㄨㄤˊ ㄙㄨㄛˇ ㄎㄞˋ
发音:("xxzl.com.4080232043728");
成语繁体:敵王所愾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
成语用法:
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战争等

成语解释:

谓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。

成语出处:

《左传·文公四年》:“诸侯敌王所忾,而献其功。”杨伯峻注:“王之所恨怒者,诸侯亦以之为仇敌而伐之。”

成语例子:

尔诸将尚迪果毅,一乃心力,各以其兵,敌王所忾。★《宋史·度宗纪》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敌” 的基本字义:

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:~人。~方。~寇。 指敌人:~后。~情。~酋。~特。轻~。克~制胜。 抵挡:寡不~众。 相当:势均力~。匹~。~手(能力相等的对手)。 仇视:~意。“诸侯~王所忾”。
含有

“敌” 的成语:

势均力敌
怀敌附远
力敌千钧
敌国外患
敌惠敌怨
敌力角气
力均势敌
力钧势敌
权均力敌
恃勇轻敌
智均力敌
尽节死敌
摧坚殪敌
摧坚陷敌
敌忾同仇
地丑力敌
敌王所忾
力敌势均
势钧力敌
枭俊禽敌

“王” 的基本字义:

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,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:~国。~法。公子~孙。~朝(cháo )。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:~公。~侯。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:山大~。蜂~。~牌(桥牌中最大的牌;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
含有

“王” 的成语:

败寇成王
王八羔子
张王李赵
张王赵李
王孙公子
王侯将相
帝王将相
称王称霸
买王得羊
圣帝明王
王公大人
王公贵戚
王孙贵戚
二帝三王
王公贵人
成王败贼
图王霸业
侯王将相
称帝称王
内圣外王

“所” 的基本字义:

处,地方:住~。哨~。场~。处~。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:研究~。派出~。 量词,指房屋:一~四合院。 用在动词前,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:~部(所率领的部队)。~谓(a.所说的;b.某些人所说的,含不承
含有

“所” 的成语:

进退失所
进退无所
所当无敌
所向克捷
唯所欲为
惟所欲为
无所可否
无所容心
无所施其伎
无所施其技
心所谓危
在所自处
毫无所得
症结所在
恣心所欲
前所未知
所到之处
无所忌讳
无所不知
所向无前

“忾” 的基本字义:

愤怒,愤恨:同仇敌~(大家一致痛恨敌人)。
含有

“忾” 的成语:

敌忾同仇
敌王所忾
僾见忾闻
同仇敌忾
同心敌忾
忾然叹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