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求贤下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求贤下士:

拼音:qiú xián xià shì
成语简拼:qxxs
注音:ㄑㄧㄡˊ ㄒㄧㄢˊ ㄒㄧㄚˋ ㄕㄧˋ
发音:("xxzl.com.4080303584743");
成语繁体:裘賢下士
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求贤用士

成语用法:

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世

成语解释:

访求贤士且礼遇之。

成语出处:

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构衅》:“每劝圣上诚意正心,求贤下士,圣上为之改容。”

成语例子:
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2回:“乞陛下特恩,赐以冠带,更使一朝臣往宣,乃见圣主求贤下士之至意。”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求” 的基本字义:

设法得到:~生。~成。~知。~索。~证(寻求证据,求得证实)。~实(讲求实际)。~同存异。~全责备。~贤若渴。实事~是。 恳请,乞助:~人。~告。~乞。~医。~教。~助。 需要:需~。供过于~。
含有

“求” 的成语:

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
嘤其鸣矣,求其友声
实事求是
有求必应
暗室求物
居无求安
求道于盲
鸟钞求饱
挟冰求温
食不求饱
美益求美
蠖屈求伸
求马唐肆
同恶相求
求马于唐肆
求忠出孝
却行求前
同声相求
求马于唐市
死地求生

“贤” 的基本字义:

有道德的,有才能的:~明。~德。~能。~良。~惠。~淑。~哲。~人。圣~。礼~下士。 敬辞,多指行辈较低的:~弟。~侄。~契(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)。
含有

“贤” 的成语:

进贤任能
古圣先贤
招贤纳士
贤妻良母
推贤让能
任贤使能
礼贤下士
敬老尊贤
举贤使能
傲贤慢士
妒能害贤
妒贤嫉能
举善荐贤
进谗害贤
规贤矩圣
嫉贤傲士
进贤拔能
进贤黜恶
进贤黜奸
进贤黜佞

“下” 的基本字义:

位置在低处的,与上相对:~层。~款。 等级低的:~级。~品。~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~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,常与“阳春白雪”对举)。 方面,方位:两~都同意。 次
含有

“下” 的成语:

对证下药
河汾门下
赧颜汗下
牛口之下
贞下起元
自郐以下
自郐而下
一鼓而下
九原之下
下帷攻读
折节下贤人
折节下谋士
卒擅天下
京辇之下
畎亩下才
辇毂之下
辙环天下
鞭笞天下
寄人门下
放下包袱

“士” 的基本字义:

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:~族。~大夫。 旧时指读书人:~子。~民。学~。 未婚的男子,泛指男子:~女。 对人的美称:志~。烈~。女~。 军衔的一级,在尉以下;亦泛指军人;上~。~兵。~卒。~气
含有

“士” 的成语:

礼士亲贤
名士夙儒
求贤用士
忠臣义士
忠臣烈士
招贤下士
招贤礼士
轻贤慢士
钦贤好士
息军养士
高人胜士
推贤下士
谦逊下士
法家拂士
敬贤礼士
折节下士
众人国士
材士练兵
达士通人
求贤下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