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履仁蹈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履仁蹈义:

拼音:lǚ rén dǎo yì
成语简拼:lrdy
发音:("xxzl.com.4072048266141");
成语繁体:履仁蹈義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
成语用法:

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世

成语解释:

履、蹈:执行。指履行仁义之道。

成语出处:

三国·魏·应璩《荐和虑则笺》:“质性纯粹,体度贞正,履仁蹈义,动循轨礼。”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履” 的基本字义:

鞋:西装革~。削足适~。 践踩,走过:~历(a.个人的经历;b.记载履历的文件)。~任。~险如夷(走在险峻的地方,像走在平坦的路上,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,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)。如~薄冰(身临其境)。 步伐:步
含有

“履” 的成语:

西装革履
履薄临深
不衫不履
冠上履下
临深履薄
承星履草
戴清履浊
戴霜履冰
戴玄履黄
蹈仁履义
含霜履雪
据义履方
履穿踵决
履仁蹈义
履汤蹈火
履险蹈危
履盈蹈满
遗簪坠履
整冠纳履
登锋履刃

“仁” 的基本字义:

一种道德范畴,指人与人相互友爱、互助、同情等:~义(a.仁爱与正义;b.通情达理,性格温顺,能为别人着想)。~爱。~政。~人志士(仁爱有节操的人)。~义礼智(儒家的伦理思想)。~至义尽。一视同~(同样
含有

“仁” 的成语:

仁人义士
仁人君子
仁民爱物
取义成仁
见智见仁
志士仁人
仁至义尽
仁义道德
仁人志士
仁心仁术
麻木不仁
宽仁大度
见仁见智
积德累仁
大仁大义
成仁取义
麻痹不仁
残暴不仁
蹈仁履义
含仁怀义

“蹈” 的基本字义:

践踏,踩:~袭(走别人走过的老路,沿用前人旧例)。~节(信守节操)。~海(跳到海里自杀)。赴汤~火。循规~矩。 跳动:舞~。手舞足~。
含有

“蹈” 的成语:

循规蹈矩
手舞足蹈
赴汤蹈火
奋发蹈厉
蹈常袭故
乘虚蹈隙
蹈常习故
蹈锋饮血
蹈故习常
蹈规循矩
蹈火赴汤
蹈矩践墨
蹈矩循规
蹈仁履义
蹈汤赴火
鲁连蹈海
履仁蹈义
履汤蹈火
履险蹈危
履盈蹈满

“义” 的基本字义:

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:正~。~不容辞。~无反顾。仗~直言。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:~举。~务。~愤。~演。见~勇为。 情谊:~气。恩~。~重如山。 意思,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:意~。含~。释~。微言大~。 指
含有

“义” 的成语:

寡情少义
寡恩薄义
辜恩负义
蹈节死义
辜恩背义
绝仁弃义
槌仁提义
负恩背义
孤恩负义
捐身徇义
仁浆义粟
释生取义
乡利倍义
言简义丰
瘠义肥辞
义刑义杀
乡风慕义
知义多情
舍生存义
深文奥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