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斋糜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斋糜:

拼音:zhāi mí
注音:ㄓㄞ ㄇㄧˊ

词语解释:

亦作“ 斋麋 ”。
素粥。 唐 孟郊 《济源寒食》诗之二:“逃蜂匿蝶踏地来,抛却斋麋一瓷椀。” 宋 张耒 《寒热伏枕已数日上呈四丈龙图兼记至日之饮》诗:“尔来七日战寒热,朝饮斋糜不盈掬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斋” 的基本字义:

屋舍,常指书房、学舍、饭店或商店:书~。聊~。荣宝~。 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:~戒。封~(亦称“把斋”)。~月。~坛。~会。~果。 佛教、道教等教徒、道徒吃的素食:~饭。~堂。吃~。 舍饭给僧人吃

含有“斋” 的词语:

斋马
斋婆
斋祈
斋虑
斋屏
斋庖
斋酿
斋娘
斋郞
斋沐
斋明
斋庐
斋洁
斋郎
斋舲
斋库
斋醮
斋客
斋料
斋讲

“糜” 的基本字义:

粥:肉~。~沸(形容混乱纷扰)。 烂,碎:~烂。~躯(牺牲生命)。~灭。 浪费:~费。 姓。

含有“糜” 的词语:

口糜
宂糜
行糜
肉糜
灰躯糜骨
灰糜
劳师糜饷
豆糜
赤糜
乳糜晕
乳糜
顶踵捐糜
炊沙作糜
陨身糜骨
施糜
茗糜
闾糜
枯糜
费糜
斋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