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马革盛尸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马革盛尸:

拼音:mǎ gé shèng shī
成语简拼:mgss
注音:ㄇㄚˇ ㄍㄜˊ ㄕㄥˋ ㄕㄧ
发音:("xxzl.com.4072050366168");
成语繁体:馬革盛尸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马革裹尸、裹尸马革

成语用法:

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作战英勇

成语解释:

见“马革裹尸”。

成语出处:

金·何宏中《述怀》诗:“马革盛尸每恨迟,西山饿踣更何辞。”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马” 的基本字义:

哺乳动物,颈上有鬃,尾生长毛,四肢强健,善跑,供人骑或拉东西:~匹。骏~。~到成功。~首是瞻(喻跟随别人行动)。 大:~蜂。~勺。 姓。
含有

“马” 的成语:

南船北马
黄门驸马
走马灯
马大哈
马屁精
竹马之交
司马昭之心
识途老马
戎马生涯
汗马之功
竹马之友
一马平川
悬崖勒马
信马由缰
下马威
司马青衫
脱缰之马
鞍马劳倦
马上房子
马上功成

“革” 的基本字义:

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:皮~。~履(皮鞋)。~囊。 改变:~新。~命(a.原意是改变命运;b.现指改变社会制度、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;c.亦指改造旧技术、旧思想的运动)。改~。变~。 取消,除掉:~除。~
含有

“革” 的成语:

西装革履
洗心革面
革故鼎新
革旧维新
革面洗心
革命反正
鼎新革故
除奸革弊
革风易俗
革旧图新
革面革心
革面悛心
革邪反正
革新变旧
革心易行
马革盛尸
矫国革俗
移风革俗
洗心革意
革旧立新

“盛” 的基本字义:

兴旺:兴~。繁~。旺~。~世。~衰。茂~。全~时期。 炽烈:年轻气~。~怒。~气凌人。 丰富,华美:~产。~宴。~装。 热烈,规模大:~大。~况。~典。~举。 广泛,程度深:~传(chuán)。~行(xíng )
含有

“盛” 的成语:

年轻气盛
本盛末荣
心浮气盛
盛衰兴废
盛衰荣辱
繁荣昌盛
丰功盛烈
马革盛尸
囊里盛锥
日新月盛
日增月盛
忧盛危明
运旺时盛
盛衰利害
盛德遗范
盛食厉兵
休明盛世
祲威盛容
重熙累盛
丰容盛鬋

“尸” 的基本字义:

死人的身体:~体。~骸。僵~。借~还魂。 〔~位〕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,如“~~素餐,“~~误国”。 古代祭祀时,代表死者受祭的人。
含有

“尸” 的成语:

行尸走肉
焚尸扬灰
马革盛尸
尸禄素餐
尸山血海
碎骨粉尸
素餐尸位
尸禄素食
尸利素餐
血海尸山
伏尸流血
走肉行尸
流血浮尸
谏尸谤屠
尸居龙见
行尸走骨
尸位病民
尸禄害政
走骨行尸
横尸遍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