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望门投止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望门投止:

拼音:wàng mén tóu zhǐ
成语简拼:wmtz
注音:ㄨㄤˋ ㄇㄣˊ ㄊㄡˊ ㄓㄧˇ
发音:("xxzl.com.40805153410099");
成语繁体:朢門投止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急不择路、病急乱投医

成语用法:

紧缩式;作谓语、分句;含贬义

成语解释:

投止:投宿。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。比喻情况急迫,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。

成语出处:
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党锢传 张俭》:“俭得亡命,困迫遁走,望门投止,莫不重其名行,破家相容。”

成语例子:

你兄弟在外,隐姓埋名,或是找一个地方藏身,或是到处漂泊,望门投止。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四十章)
成语故事:
东汉时,山阳高平(今山东兖州一带)有一个叫张俭的人,字元节。延熹八年(公元165年),张俭出任山阳东部督邮(官名,代表太守督察县乡,宣达教令,兼司狱讼捕亡等事)一职。当时,有一个专权的宦官侯览是山阳防东人。侯览家里的人依仗侯览的权势在防东残害百姓,无恶不作。为此,张俭写信告发了侯览和他的母亲。因为侯览整天在皇帝身边转,这封信没到皇帝手中就被侯览扣下了。从此侯览和张俭结了仇。  张俭有个同乡叫朱并,是个奉迎拍马的小人,历来为张俭所不齿。朱并听说张俭告发了侯览,为了讨好侯览,便向朝廷告密,说张俭私结党羽,图谋不规。侯览见后,立即下令逮捕张俭。张俭见官府人马来势凶凶,只好匆匆逃亡,看到谁家可以避难,就投在人家门下。因为当地老百姓都知道张俭历来很正直,名声很好,都冒着风险收留他。
英语翻译:put up for the night at a door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望” 的基本字义:

看,往远处看:~见。眺~。张~。~尘莫及(喻远远落后)。~风捕影。 拜访:看~。拜~。探~。 希图,盼:期~。欲~。喜出~外。 人所敬仰的,有名的:~族。名~。声~。威~。 向,朝着:~东走。 月圆,农历
含有

“望” 的成语:

施不望报
一望无边
一望无际
施恩望报
望子成名
望梅消渴
大旱望云霓
戴盆望天
望帝啼鹃
望门投止
望尘靡及
望峰息心
望岫息心
窥觎非望
望风而溃
极目四望
纵目远望
一线希望
一望而知
遥遥在望

“门” 的基本字义:

建筑物的出入口,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:~儿。~口。开~见山。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:电~。 途径,诀窍:~径。~道儿。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,现亦指一般的家庭:~第。~风。~婿。长(zhǎng
含有

“门” 的成语:

书香门户
沿门持钵
迎门请盗
鱼跃龙门
豪门贵胄
天子门生
不二门
灭门刺史
对屠门而大嚼
御敌于国门之外
程门飞雪
群枉之门
簪缨门第
北门之管
阖门百口
北门锁钥
不二法门
不讳之门
臣门如市
公门桃李

“投” 的基本字义:

抛,掷,扔(多指有目标的):~篮。~弹(dàn )。 跳进去:~河。自~罗网。 放进去,送进去:~入。~资。~标。 走向,进入:~宿(找地方住宿)。~奔。~靠。~降。~师(从师学习)。~诉。 发向:~射。~
含有

“投” 的成语:

牵衣投辖
情投意忺
投戈讲艺
投壶电笑
投间抵隙
投木报琼
投山窜海
投石拔距
投石超距
投隙抵罅
投隙抵巇
遗艰投大
引手投足
凿空投隙
珠投璧抵
投袂荷戈
投袂援戈
忙投急趁
投杼市虎
偶变投隙

“止” 的基本字义:

停住不动:~步。截~。 拦阻,使停住:~痛。禁~。 仅,只:~有此数。不~一回。 古同趾,脚;脚趾头。
含有

“止” 的成语:

言谈举止
令行禁止
举止言谈
知足知止
禁止令行
山止川行
说梅止渴
禁暴止乱
官止神行
流行坎止
止暴禁非
规行矩止
坎止流行
止戈散马
止戈兴仁
生功止过
学问无止境
流言止于智者
举止自若
举止大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