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不言而喻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不言而喻:

拼音:bù yán ér yù
注音:ㄅㄨˋ ㄧㄢˊ ㄦˊ ㄧㄩˋ

词语解释:

◎ 不言而喻 bùyán’éryù

(1)

[it goes without saying] ∶不待释言已可晓悟

南北省份距离这么遥远,风物景观相差之大就不言而喻了

(2)

[it is self-evident]∶意在言外的譬喻,已明白之意

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

(3)

[prima facie]∶自明的,无须解释的

不言而喻的责任

-
-

亦作“ 不言而諭 ”。
不用说就可明白。形容事理极其显明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君子所性,仁义礼智根於心,其生色也;睟然见於面,盎於背,施於四体,四体不言而喻。” 赵岐 注:“虽口不言自晓喻而知也。” 宋 苏轼 《却鼠刀铭》:“呜呼嗟夫,吾苟有之,不言而諭,是亦何劳。” 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巧怖》:“新娘不消问得,你是今日的我,我是前日的你,三个合来凑成一个品字,大家不言而喻罢了。” 秦牧 《长街灯语·寄北方》:“南北省份距离这么遥远,风物景观相差之大就不言而喻了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不” 的基本字义:

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 单用,做否定性

含有“不” 的词语:

豪放不羁
裹足不前
寡不胜众
寡不敌众
滴水不漏
滴水不羼
滴酒不沾
察见渊鱼者不祥
熬不住
熬不过
遵而不失
醉翁之意不在酒
横僿不文
横草不动,竖草不拿
横草不拈,竪草不动
横草不拈,竖草不动
横草不拿,竪草不拈
横草不拿,竖草不拈
横草不拏,竖草不拈
横草不动,竪草不拿

“言” 的基本字义:

讲,说:~说。~喻。~道。~欢。~情。~必有中(zhòng )(一说就说到点子上)。 说的话:~论。~辞(亦作“言词”)。语~。~语。~简意赅。 汉语的字:五~诗。七~绝句。洋洋万~。 语助词,无义:~归于好

含有“言” 的词语:

谨言
简而言之
毁言
感言
腹饱万言
辞言
楚言
辟言
鄙言
詶言
赘言
谮言
愿言
舆言
演言
鲜言
寤言
僞言
谭言微中
説言

“而” 的基本字义:

古同尔,代词,你或你的:“~翁归,自与汝复算耳”。 连词(a.表平列,如“多~杂”。b.表相承,如“取~代之”。c.表递进,如“~且”。d.表转折,如“似是~非”。e.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,如“浓~不烈”。

含有“而” 的词语:

继而
顾左右而言他
顾而言他
高枕而卧
高而富球
础润而雨
乘虚而入
乘隙而入
称薪而爨
称柴而爨
欲盖而彰
掩口而笑
谑而不虐
望洋而叹
望屋而食
望风而遁
望风而逃
望风而靡
望风而溃
望而生畏

“喻” 的基本字义:

比方:比~。譬~。 明白,了解:不言而~。家~户晓。 说明,使人了解:晓~。~之以理。 姓。

含有“喻” 的词语:

云喻
引喻
引喻失义
引古喻今
劝喻
六喻
开喻
风喻
方喻
不言而喻
不可言喻
不可理喻
比喻
训喻
讬喻
讬物陈喻
自喻
旨喻
兴喻
托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