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负衡据鼎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负衡据鼎:

拼音:fù héng jù dǐng
注音:ㄈㄨˋ ㄏㄥˊ ㄐㄨˋ ㄉㄧㄥˇ

词语解释:

谓身居高位,肩负重任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程器》:“ 孔光 负衡据鼎,而仄媚 董贤 ;况 班 马 之贱职, 潘岳 之下位哉!” 周振甫 注:“负衡据鼎,指处丞相位。衡,秤,表持平;鼎,三足,喻三公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负” 的基本字义:

驮,背(bèi ):~米。~疚。~重。如释重~。~荆请罪。 担任:担~。~责。~累(lěi )。~罪。~荷。忍辱~重。身~重任。 仗恃,依靠:~隅顽抗。自~(自以为了不起)。 遭受:~伤。~屈。 具有,享有:久

含有“负” 的词语:

我负子戴
违乡负俗
违负
违恩负义
忘情负义
忘恩负义
佗负
私负
豕负涂
忍辱负重
弃甲负弩
怀负
含冤负屈
告负
步负
阿负
枕山负海
责负
依负
驼负

“衡” 的基本字义:

秤杆,泛指秤:~器。~镜(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)。~鉴(衡镜)。 称量:~钧(借指执掌国政之权)。 反复思索做出决定,比较评定:权~。~情度理。 平,对等:平~。均~。 指北斗星:~汉(北斗星和银河)。

含有“衡” 的词语:

衡岳
衡虞
衡谭
衡校
衡游
衡缩
衡巷
衡雝
衡水
衡湘
衡雍
衡陷
衡石量书
衡仪
衡巫
衡石程书
衡遥石
衡石
衡文
衡阳雁断

“据” 的基本字义:

凭依、倚仗:~点。~险固守。 占有:窃~。盘~。~为己有。 可以用做证明的事物:字~。证~。单~。论~。契~。言之有~。 按照:~实。~称。依~。~事直书。

含有“据” 的词语:

按据
资据
准据
衷据
真凭实据
赃据
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
借据
疾据
根据与条件
根据槃互
根结盘据
根据地
根据
笔据
被甲据鞍
案据
粘据
袭据
跂据

“鼎” 的基本字义:

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一般是三足两耳:铜~。~食(列鼎而食,指豪侈生活)。~镬。 锅:~罐。~锅。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,是政权的象征:~彝。九~。定~。问~。~祚(国运)。 象征三方并立、互相对峙:~峙。~

含有“鼎” 的词语:

鼎鼐和
鼎膳
鼎鼐调和
鼎肉
鼎鼐
鼎饪
鼎命
鼎铭
鼎门
鼎器
鼎纶
鼎食鸣钟
鼎吕
鼎食
鼎气
鼎路
鼎路门
鼎烹
鼎鑪
鼎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