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撑肠拄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撑肠拄腹:

拼音:chēng cháng zhǔ fù
成语简拼:cczf
注音:ㄔㄥ ㄔㄤˊ ㄓㄨˇ ㄈㄨˋ
发音:("xxzl.com.4080131282147");
成语繁体:橕腸拄腹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撑肠拄肚

成语用法:

联合式;作谓语;形容吃得很饱

成语解释:

比喻容受很多。也形容肚子吃得非常饱。

成语出处:

宋 苏轼《试院煎茶》诗:“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,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。”

成语例子:

这家子将酝下的杜茅酒不住的荡来,吃得东倒西歪,撑肠拄腹。(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二)
英语翻译:fill the stomach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撑” 的基本字义:

支着,支持:~竿跳。支~。~持(勉强支持)。~腰(喻给予有力支持)。~拒。~门面。 用篙使船前进:~船。 使张开:~伞。~口袋。 使保持张开状态的器物:~子。~圈(quān )。 饱胀到容不下的程度:吃~着了
含有

“撑” 的成语:

撑肠拄肚
撑天拄地
撑霆裂月
撑天柱地
撑门拄户
撑眉努眼
撑肠拄腹
宰相肚里好撑船
逆风撑船
硬撑门面
撑岸就船

“肠” 的基本字义:

人或动物内脏之一,呈长管形,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,分“大肠”、“小肠”等部:~子。~衣。肝~寸断。羊~小道。脑满~肥。
含有

“肠” 的成语:

牵心挂肠
丢心落肠
搜肠刮肚
鼠肚鸡肠
悬肠挂肚
小肚鸡肠
鼠腹鸡肠
牵肠挂肚
脑满肠肥
泪干肠断
回肠荡气
刮肠洗胃
兜肚连肠
荡气回肠
肠肥脑满
倾肠倒肚
热肠古道
撑肠拄肚
肥肠满脑
挂肚牵肠

“拄” 的基本字义:

用手扶着杖或棍支持身体的平衡:~着拐棍走。 讽刺,驳倒:“(云)既论难,连~五鹿君”。
含有

“拄” 的成语:

撑肠拄肚
撑天拄地
撑门拄户
撑肠拄腹
拄笏看山
拄笏西山
拄颊看山

“腹” 的基本字义:

一般指人和脊椎动物躯干的一部分,介于胸和骨盆之间,包括“腹壁”、“腹腔”及内脏(通常称“肚子”):~部。~膜。~水。~泻。~疾。心~(喻极亲近的人)。~稿。~诽(指口里不说而心里不以为然。亦作“腹非”
含有

“腹” 的成语:

耳目心腹
弯腰捧腹
心谤腹非
推心置腹
鼠腹鸡肠
口蜜腹剑
大腹便便
寒腹短识
面谩腹诽
木心石腹
使心用腹
推诚置腹
一心一腹
草腹菜肠
心腹爪牙
股肱心腹
股肱腹心
面从腹非
倾肠倒腹
腹心股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