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挂衲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挂衲:

拼音:guà nà
注音:ㄍㄨㄚˋ ㄣㄚˋ

词语解释:

披上僧衣。谓出家为僧。 唐 戴叔伦 《寄赠翠岩奉上人》诗:“挂衲 云林寺 ,翻经石榻凉。” 唐 杜荀鹤 《舟行晚泊江上寺》诗:“挂衲虽无分,修心未觉非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挂” 的基本字义:

借助绳索、钩子、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高处或连到另一物体上:悬~。~图。~牌。~锄。~镰。~帅(掌帅印,喻居于领导、统帅地位)。披红~绿。~一漏万。 牵记,牵连,牵累:牵~。记~。~念。~连。~累(连累)

含有“挂” 的词语:

挂绿
挂罥
挂镰
挂虑
挂连
挂镜线
挂履
挂劲
挂历
挂漏
挂节
挂累
挂龙
挂脚粮
挂甲钱
挂雷
挂角
挂拉
挂甲
挂家

“衲” 的基本字义:

僧衣。 僧人:老~。 同“纳”。

含有“衲” 的词语:

一衲
山水衲
山衲
千衲
千补百衲
云衲
老衲
红衲袄
观音衲
百衲衣
百衲琴
百衲本
百衲碑
百衲
补衲
青衲袄
青衲
贫衲
披衲
练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