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放虎自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3
- 5热度
- 0评论


放虎自卫:
拼音:fàng hǔ zì wèi
成语简拼:fhzw
注音:ㄈㄤˋ ㄏㄨˇ ㄗㄧˋ ㄨㄟˋ
发音:("xxzl.com.40807290715933");
成语繁体:放虎自衛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用法:
连动式;作宾语、补语;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
成语解释:
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。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。
成语出处:
晋 常璩《华阳国志 公孙述刘二牧志》:“此所谓独坐穷山,放虎自卫者也。”
成语例子:
张平《抉择》:“这岂不是佛头着粪、放虎自卫!”
英语翻译:liberate the tiger to protect oneself--invite calamity
成语分字解释:
“放” 的基本字义:
解脱约束,得到自由:把笼子里的鸟~了。~胆。~诞。~任。~肆。~歌。~怀。豪~。释~。 散(sàn):~工。~假。~学。~晴(阴雨后转晴)。 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:~牧。~羊(亦喻任其自由行动,放手不管,含
含有
“放” 的成语:
热情奔放
放羊拾柴
易放难收
捉鬼放鬼
杀人放火
撒泼放刁
敲锣放炮
放鱼入海
豪放不羁
放任自流
放刁撒泼
放荡形骸
放牛归马
放言遣辞
出丑放乖
放诞风流
放僻邪侈
放泼撒豪
放心解体
放言高论
“虎” 的基本字义:
哺乳动物,毛黄褐色,有黑色条纹,性凶猛,力大。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(通称“老虎”):~口(a.喻危险境地;b.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)。~穴(喻危险境地)。~符(古代调兵的凭证,用铜铸成虎形,分两半)。
含有
“虎” 的成语:
风从虎,云从龙
前门拒虎,后门进狼
前怕龙,后怕虎
前门去虎,后门进狼
云从龙,风从虎
虎斑霞绮,林籁泉韵
独坐穷山,引虎自卫
养虎遗患
垂饵虎口
狼前虎后
龙睁虎眼
猛虎深山
豕虎传讹
养虎留患
养虎贻患
养虎自毙
养虎自残
狐藉虎威
养虎自遗患
苛政猛虎
“自” 的基本字义:
本人,己身:~己。~家。~身。~白。~满。~诩。~馁。~重(zhòng )。~尊。~谦。~觉(jué )。~疚。~学。~圆其说。~惭形秽。~强不息。 从,由:~从。~古以来。 当然:~然。~不待言。~生~灭。放
含有
“自” 的成语:
自我作祖
自惟至熟
自投网罗
自矜其勇
自今以往
自家撞著
自古东丁
自高其功
自伐无功
自出胸臆
自成机杼
作茧自缠
沾沾自足
祖述有自
恣睢自用
陶陶自得
悠然自适
婴城自守
婴城自保
逸游自恣
“卫” 的基本字义:
保护,防护:保~。捍~。~道(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,如“~~士”)。~戍(警备,多用于首都)。~冕。 防护人员:警~。后~。 古代称驴:“策双~来迎”。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(后只用于地名):威海~(
含有
“卫” 的成语:
保家卫国
楚腰卫鬓
没卫饮羽
炊粱跨卫
郑卫桑间
官官相卫
精卫填海
首尾相卫
独坐穷山,放虎自卫
独坐穷山,引虎自卫
富比陶卫
引虎自卫
引狼自卫
郑卫之音
鲁卫之政
倾柯卫足
燕巢卫幕
郑卫之声
郑卫之曲
看杀卫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