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昼夜兼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昼夜兼行:

拼音:zhòu yè jiān xíng
成语简拼:zyjh
发音:("xxzl.com.40806132012953");
成语繁体:晝亱兼行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日夜兼程

成语用法:

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指赶路

成语解释:

兼:加倍。白天黑夜不停地行走。形容急速的赶路。亦作“昼夜兼程”。

成语出处:

清 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四十八回:“却说刘崇败走,与白从辉收集败残人马,只百十骑,昼夜兼行。”

成语例子:

蔡东藩《五代史演义》第三回:“温闻败报,亲率强兵二十万,昼夜兼行,至青州城东。”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昼” 的基本字义:

白天:~夜。白~(白天)。
含有

“昼” 的成语:

昼思夜想
昼伏夜行
昼耕夜诵
昼伏夜动
昼伏夜游
无昼无夜
昼度夜思
昼想夜梦
昼阴夜阳
夜行昼伏
卜夜卜昼
卜昼卜夜
昼警暮巡
俾夜作昼
炫昼缟夜
昼警夕惕
昼日昼夜
昼吟宵哭
通宵彻昼
昼乾夕惕

“夜” 的基本字义:

天黑的时间,与日或昼相对:~晚。日日~~。~阑(夜将尽时)。~盲。~幕。~宵。~话。~袭。~行(xíng )。~战。
含有

“夜” 的成语:

星行夜归
夜长梦短
朝歌夜弦
昼度夜思
昼想夜梦
昼阴夜阳
日修夜短
尽日穷夜
终日终夜
夜住晓行
夜行昼伏
夜宿晓行
夜静更长
夜半三更
夜半更深
卜夜卜昼
卜昼卜夜
晨兴夜寐
俾夜作昼
花朝月夜

“兼” 的基本字义:

加倍,把两份并在一起:~旬(两个十天)。~程。~并。 同时涉及或所具有的不只一方面:~而有之。~收并蓄。~顾。~职。~任。~课。
含有

“兼” 的成语:

统筹兼顾
兼收并蓄
德才兼备
兼包并畜
兼包并容
兼览博照
兼容并蓄
兼收并采
兼收并畜
兼收并录
兼收博采
重金兼紫
秉文兼武
兼收并容
兼爱无私
兼权尚计
兼弱攻昧
兼权熟计
并疆兼巷
兼官重绂

“行” 的基本字义:

走:~走。步~。旅~。~踪。~百里者半九十。~云流水(喻自然不拘泥)。~远自迩。 出外时用的:~装。~箧。~李。 流通,传递:~销。风~一时。 从事:进~。 流动性的,临时性的:~商。~营。 足以表示品质
含有

“行” 的成语:

顺风行船
顺水行舟
微服私行
一目数行
因公行私
择善而行
膝行而前
信步而行
一百二十行
照功行赏
昼夜兼行
正道直行
鸟兽行
旧家行径
行之惟艰
行而未成
知难而行
苟且行止
狗彘之行
逆天行事